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5-09-30 16:38
来源:本站
殷家社区:义工上门为19位高龄老人送中秋祝福
中秋佳节将至,鄞州区潘火街道殷家社区联合居家养老服务站开展高龄老人中秋送月饼活动,累计为社区19位85周岁以上的老人送去了宁波老底子味道的月饼,把中秋的祝福送到每位老人家中。
“阿婆,中秋节快到了,我们来看看您!”当天上午,慈善义工挨家挨户上门,将一盒盒满载心意的月饼送到高龄老人手中。考虑到老年人的口味偏好,这次准备的月饼都是宁波人记忆里的老味道——苔菜、豆沙和芝麻馅,软糯香甜,颇受老人们的喜爱。今年86岁高龄的来小毛老人拿着月饼,连连道谢:“社区每个节日都不忘我们这些高龄老人,不是家人也成了家人,谢谢!”
据悉,殷家社区目前有85周岁以上老人19位,其中不少是独居老人。社区通过定期开展各类敬老爱老活动,让高龄老人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我们送的不仅是月饼,更是一份关爱和陪伴。”殷家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高龄老人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和社区的温暖,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雅苑社区:一场跨越年龄的中秋爱心传递
"咚咚咚——"下午两点,一阵轻快的敲门声在雅苑社区江南春晓小区响起。83岁的独居老人徐爷爷打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熟悉的笑脸:身着红马甲的慈善义工小王,还有同住一个小区的老年协会成员严师傅。"老徐,中秋快乐!我们给您送月饼来啦!"严师傅热情地搀住徐爷爷的手,小王则举着手中的无纺布袋:"您瞧,有月饼和包子呢!"
这是雅苑社区"情暖中秋·爱老相伴"活动的一个缩影。在这个秋意融融的午后,由社区老年协会会员和慈善义工组成的慰问小分队穿行在社区的各个楼栋之间,他们的脚步声、敲门声、问候声,让这个传统佳节充满了温暖的律动。队伍中,老年协会成员林阿姨一边清点物资一边感慨:“我们这些‘小老人’帮扶‘老老人’,既是传递温暖,也是为未来的自己积攒互助资本!”这种“初老服务老老”的模式,让社区关爱体系形成可持续的闭环。
“张爷爷,月饼趁热吃!。”义工小陈递上礼包。银发志愿者赵医生熟练地为老人测量血压,水电工出身的钱师傅则帮忙检修了厨房电路。王爷爷拉着义工的手回忆年轻时的中秋习俗,笑声不断。这种“上门服务+情感陪伴”的模式,打破了传统慰问的短暂性,转而建立长期信任。
夕阳西下,慰问活动渐入尾声,但门内传出的谈笑声却久久未散。一盒月饼、几个包子,或许并不贵重,但那份“被人惦记”的温暖,却让这个中秋的月光格外明亮。此次中秋慰问活动不仅是节日的关怀,更是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雅苑社区用一场叩门行动证明:真正的社区关怀,从来不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代际之间、邻里之间的双向滋养,是慈善精神与生活智慧在烟火气中的自然生长。
金谷社区:浓情八方来,中秋乐开怀
“今年又和大家一起过节,心里头暖融融的!”在鄞州区潘火街道金谷社区活动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阿婆邀你共享中秋家宴”活动温情上演。二十余位带娃阿婆围坐一堂,家宴的香气中夹杂着说不完的家常话。这已是金谷社区慈善工作站连续第三年对“随迁老人”群体开展的专项公益活动。这群为了支持子女事业、照料孙辈而远离故土的老人,如何跨越地域文化差异融入社区,一直是金谷社区基层治理关注的焦点。本次活动,正是通过“家门口多聚聚”的共享家宴,为她们搭建起一座融入新家园的温暖桥梁。
活动伊始,“家园拼图”游戏迅速点燃了现场气氛。阿婆们分成四个小组,通力合作,将印有社区广场、花园、楼宇等标志性场景的碎片,一点点拼成一幅完整的金谷社区地图。紧随其后的“趣味月饼猜猜乐”环节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来自山西的谷秀花在尝到家乡的红糖空壳月饼时,情不自禁地与大家分享起家乡的饮食文化。社区慈善义工邵多佳更是在月饼包装盒上贴上温情的慈善标语:“有一分热,发一份光”“点滴行动,汇聚大爱”,让传统的月饼盒变成了生动有趣的慈善宣传小贴士,在团圆的味道里更添了一份别样的滋味。
活动的重头戏——“共享家宴”正式开席。长桌上,很快摆满了阿婆们亲手烹制的拿手家乡菜:宁波本地的雪菜大汤黄鱼、红膏呛蟹香气扑鼻;来自江西的瓦罐汤、湖南的小炒肉、东北的锅包肉色泽诱人……每一道菜背后,都连着一份乡情和一个故事。
“这是我们老家的特色,逢年过节必备,寓意团团圆圆。”来自内蒙的王素清端上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热情地招呼邻居们品尝。本地阿婆何卫群则带来了酒酿圆子,她笑着说:“圆子也是团圆,咱们今天天南地北的‘团圆’在一起了!”大家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分享着菜肴背后的风俗与记忆。筷子起落间,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情感的交流和文化的互鉴。在这浓浓的烟火气里,乡愁得以安放,邻里情谊悄然升温。
金谷社区主任李超表示,今后社区将持续以传统节日为纽带,策划更多贴近生活的文化活动,为外来“带娃阿婆”提供一个温暖的“情感出口”,更好的帮助她们找到归属感、开启新生活,让社区温暖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鄞州区潘火慈善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