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5-07-18 15:25
来源:本站
“小杨,我来捐款喽。”7月17日上午,鄞州区福明街道福明家园三期的91岁老人戚秀娥坐着轮椅,来到福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捐出了1200元爱心款。老人笑着说:“国家对阿拉这么好,现在年纪大了也做不了什么贡献,只能捐点钱表示心意了。”
据悉,这是戚秀娥连续14年参与“慈善一日捐”,累计捐款金额达1.44万元。
戚秀娥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1950年进入上海织针厂工作时就第一时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虽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她却始终没有放弃向党靠拢。1962年,她随丈夫来到宁波,进入骆驼二毛厂工作,终于在1979年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5年退休后,戚秀娥本过着含饴弄孙的生活,却因热心肠再次“上岗”。上世纪80年代的居委会工作中,调解邻里矛盾是重点——每次看到邻居在居委会门前争吵,她总会上前劝解。凭借亲和的态度与有理有据的沟通,总能让剑拔弩张的双方握手言和。社区负责人见状,邀请她担任“老娘舅”,52岁的戚秀娥一口答应,这一干就是11年。
2010年10月福城社区成立,次年,戚秀娥便带头捐出了1000元,“有时候看到社区里的困难居民,总希望能帮一把”。她的善举在社区引发不小反响,这些年里,越来越多居民受她带动,纷纷参与到“慈善一日捐”中,如今社区每年参与人数已近三百人。
“我妈生活过得很朴实,对吃穿没什么要求,每月的退休金让她一直很感恩。”儿子傅先生说,母亲连续14年捐款,早已成为雷打不动的习惯,家人都全力支持。社区网格员杨莉莉告诉记者,每年夏天,老人都会把钱送到社区,去年老人生病住院,仍惦记着捐款的事,让大家十分感动。
离开社区时,戚秀娥在捐款登记本上工整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对这位老党员而言,每年的捐款早已超越金钱本身,而是一位党员对初心的坚守。
鄞州区福明慈善分会